莫里斯:把藝術設計融入生活的極致

資訊頻道 - 觀點·話題 來源:藝術與設計 作者:cdo 2022-01-25

英國藝術家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是英國藝術與工藝運動的領軍人物,為世界貢獻了眾多風格鮮明、經(jīng)久不衰的經(jīng)典紋樣設計。他用清新生動的花草藤蔓,構建了一個個迷人的植物王國,為人們的家居生活帶來濃郁的自然氣息。實際上,紋樣、墻紙與面料設計只是這位藝術家傳奇人生的一部分作品——這位來自維多利亞時代的全才還在手工藝、文學以及室內設計等多領域內獨樹一幟。他的諸多設計作品在今天依然散發(fā)著永恒的魅力,帶給今人無限靈感,讓人愛不釋手。

1

威廉·莫里斯

被譽為“現(xiàn)代設計之父”的威廉·莫里斯是近代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師之一,也被公認為維多利亞時代英國最重要的文化人物。莫里斯的興趣十分廣泛:他是一位詩人、作家、政治和社會活動家、環(huán)保主義者和商人,同時也是一位杰出的原創(chuàng)設計師和制造商。

1

2022年是莫里斯逝世125周年,他生前最為人所知的是一位詩人,在他死后,他的設計才更為人所知。如今,許多與他生活相關的建筑都對游客開放,他的大部分作品可都以在V&A等美術館和博物館找到,他的經(jīng)典印花設計仍在制作生產,莫里斯留給后世的影響和他所倡導的設計理念在我們的當代生活中隨處可見。

本期特稿將對這位偉大的藝術家和革命者的生平與成就進行圖文并茂的探索,探討莫里斯其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在不同的活動領域和影響之間的平衡,將他置于時代背景中。梳理莫里斯在繪畫、教堂裝飾和彩色玻璃、室內裝飾、家具、瓷磚和餐具、墻紙、紡織品、書法和出版物等領域的成就,以及對當代的深遠影響。

莫里斯與紅屋:藝術即生活

1834年,莫里斯生于英格蘭東部埃塞克斯郡的一個富裕家庭,父親是一名成功的股票經(jīng)紀人。莫里斯在伍福德莊園里度過了無憂無慮的童年,他花很多時間去探索村莊里的森林、公園和教堂,對大自然和古典美無比好奇,也在很早的時候就對景觀、建筑產生了濃厚興趣。青少年時期的莫里斯,已經(jīng)對中世紀的精湛工藝有所了解,對設計也有很強烈的個人觀點,他對維多利亞時代工業(yè)化生

產的產品感到厭惡。16歲時,他和家人去倫敦旅行,以“品味差”為由,拒絕參觀一場倡導機器時代設計的大型展會,以表示他對手工藝原則的堅持。他曾經(jīng)說過:“除了對美麗事物的渴望之外,我生活中最主要的激情一直來源于對現(xiàn)代文明的憎恨!

2

《亞當為獅子和狍子命名》,彩色玻璃設計,菲利普·韋伯,1861年

1853年,莫里斯進入牛津大學埃塞克特學院學習神學,成為一名預備牧師。牛津的生活是莫里斯生命中“最快樂的一段時光”。這座中世紀城市里的建筑喚醒了他心中對古典藝術和設計的強烈熱情。在這一階段,莫里斯專注于古典主義建筑的研究,當他去參觀法國北部一座哥特式大教堂時,意識到:自己想要的是“藝術的生活”,而不是作為神父在教堂里從事沉悶的工作。莫里斯熱衷的不僅是中世紀藝術那“明快和豐富的細節(jié)”,還有產生這種藝術形式的基于手工藝的協(xié)作系統(tǒng)。他將自己視作“對丑陋當代生活的批判者”,并立志于和志同道合的伙伴們共同協(xié)作,努力創(chuàng)造出一種更美麗且更“誠實”的替代品,取代工業(yè)化生產的劣質、不自然的商品。

在牛津,莫里斯結識了終生的摯友、合作伙伴愛德華·伯恩·瓊斯,彼時瓊斯也在研讀神學,日后成為英國著名的畫家和玻璃設計師。他們都對中世紀騎士精神和自我犧牲的浪漫故事情有獨鐘,還在閱讀中接觸到了精神導師約翰·拉斯金(John Ruskin)的理論,他非常認同拉斯金反對心思裝飾藝術中采用工業(yè)制作手法的論述,此后他畢生都在進行對哥特風格及自然主義風格設計的探索與實踐。

2

莫里斯的妻子:簡

在瓊斯的介紹下,莫里斯遇到了同樣熱衷于復興中世紀風格繪畫、并且對哥特風格情有獨鐘“拉斐爾前派”(Pre-Raphaelite)畫家但丁·加布里埃爾·羅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在羅塞蒂的影響下,莫里斯投身于畫壇。他雖然沒有創(chuàng)作出驚世駭俗的作品,但與畫家的模特簡·伯頓(Jane Burton)相識相戀,并結了婚。簡的父親是牛津當?shù)氐鸟R夫,母親是一名女傭,家境清貧。簡身材高大,有一頭深色的濃密卷發(fā),粗眉大眼,下巴和嘴唇都很寬厚,與維多利亞時代的端莊淑女形象相去甚遠,卻被拉斐爾前派的畫家們視作“繆斯”,成為藝術家們畫中的女主角。這種特別的美似乎也與莫里斯的叛逆與其追尋的自然法則契合。

2

紅屋外部

1859年,剛和妻子訂婚的莫里斯,萌生了給自己造一棟房子的念頭。他在肯特郡的貝克斯里赫斯(Bexleyheath)買下一片果園和草地,委托在牛津遇到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筑師菲利普·韋伯(Philip Webb)設計并建造這棟夢想中的房子。韋伯與莫里斯在牛津的建筑師事務所相識,他教會了莫里斯畫建筑設計圖。莫里斯住宅是他們合作的開始,韋伯設計,莫里斯裝飾,這種方式延續(xù)了一生。

2

紅屋的建筑圖,菲利普·韋伯,1859

莫里斯與韋伯探討設計方案時留下了那句名言:“不要在屋內放置任何你不確定是否實用或者美觀的東西!边@也是他的人生信條。紅屋的建筑應用了很多哥特風格的細節(jié)特點,如塔樓、尖拱入口等,與維多利亞時代流行的外墻上敷有厚厚灰泥的對稱式住宅建筑不同:它并不對稱;更重視居住功能的實現(xiàn),兩層高的建筑全部用紅磚建造,斜坡屋頂鋪著紅瓦,表現(xiàn)出建筑的筋骨和質感;屋頂上豎著高高的煙囪、風向標,風向標上有莫里斯名字首字母WL和馬頭圖案;▓@也很別致——莫里斯認為花園是建筑的一部分,造花園其實是造“外面的房間”。“外面的房間”共有四間,用樹籬隔開,包括一個藥用植物園、一個菜園還有兩個花圃,里面種滿了“老派的”花木,比如茉莉、薰衣草、溫柏,以及蘋果、櫻桃、梨子等果樹。莫里斯鐘愛植物,花園中的很多花卉也成為他后期設計的壁紙的靈感來源,比如著名的小鳥紋樣“草莓賊”(Strawberry Thief)。在建筑材料的選取上,莫里斯強調紅磚、紅瓦全部用天然材料燒制而成。這樣的磚瓦住宅在建筑史上找不到對應的風格,是英國第一座紅磚建筑,因此得名“紅屋”。

2

紅屋內部

1860年,莫里斯和簡搬進紅屋,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的室內設計裝飾和家具并不能滿足他對這座理想的房子的構想,于是在接下來的兩年里,莫里斯親自操刀紅屋的室內設計,這是莫里斯首次將自己認為“美”的事物實踐出來,展現(xiàn)在建筑、磚磚、壁畫、花園,乃至花窗圖樣上。他邀請藝術家朋友們參與到創(chuàng)造中來,共同創(chuàng)作了大量中世紀風格的工藝品,將紅屋打造成一個凝聚了“中世紀精神”的家庭居所:門廳的壁櫥上裝飾著莫里斯繪制的《尼伯龍根之歌》,客廳四周墻面上掛著瓊斯的蛋彩畫《德拉格旺特爵士》,還有羅塞蒂為紅屋繪制的油畫《伊甸園》。餐廳里立著韋伯設計的哥特式櫥柜,彩色玻璃窗上的圖案由莫里斯的家人和朋友設計。二樓客廳的壁爐上寫著莫里斯的拉丁格言:“生命短暫,藝術永恒”。

莫里斯始終執(zhí)著于“忠實于自然”的信條。他認為自然就是樸素無華,就是未被加工、未經(jīng)雕琢、天然存在的真實,是陶器般溫馨的粗糙。他在紅屋內采用了大量紡織品和刺繡覆蓋墻面和地板,在他看來織物是室內裝飾和舒適生活一扇花窗、一個花瓶都是前所未有的突破和創(chuàng)新。因此,紅屋也被視作藝術與工藝運動的開端。紅屋是一個整體的建筑、裝飾方案,建造和裝飾紅屋的過程,讓莫里斯和朋友們體會到“共同勞作”的樂趣,并積累起實戰(zhàn)經(jīng)驗,為后期創(chuàng)辦企業(yè),實現(xiàn)藝術與工藝理想奠定了基礎。正是在紅屋之后,莫里斯才邁出通往設計大師的步伐。

莫里斯和他的設計王國:蔓延生長

2

拉斐爾前派畫家羅塞蒂以簡為模特創(chuàng)作的《白日夢》(The DayDream),1880

1861年,剛剛建成的紅屋名聲遠揚,吸引了許多英國著名藝術家前來參觀,人們在紅屋里聚會暢談,討論最多的話題就是如何讓藝術與商業(yè)相結合,莫里斯也因此得到了更多房屋和家具設計的邀請。應接不暇的委托讓他體會到這種實用美觀的設計在大眾中有著相當廣泛的需求,同時為了打破煩瑣雕飾的維多利亞風格的壟斷地位。1861年,29歲的莫里斯和共同締造紅屋的朋友們決定將私人興趣發(fā)展為商業(yè),成立自己的室內裝飾公司——MMF(Morris,Marshall,F(xiàn)aulkner&Company),這家由莫里斯、馬歇爾、?思{三人姓氏命名的公司,是世界上第一所獨立承接綜合事務的設計公司,這在當時是前所未有的創(chuàng)新之舉。

MMF公司成立的宗旨就是要為社會大眾提供價廉物美并且實用的設計:將設計請下神壇,而不局限于社會精英及皇室貴族所獨有。由于深受拉斯金學說的影響,認為只有快樂的工人才能生產出好的產品,而快樂的來源就是手工藝制作,他們決意復興幾近被工業(yè)革命摧毀的手工業(yè)傳統(tǒng),即反對主流的工業(yè)化“進步”,所有的東西都由匠人手工完成。然而這兩種目標卻存在著矛盾之處,手工產品的價格通常遠超機制品,因此MMF的產品在市面上顯得頗為昂貴。在最初幾年里,公司的收入甚微,主要委托還是制作紅屋風格的墻繪和刺繡掛毯。他們也為英國一些信教會建筑提供室內設計方案,制作的彩色玻璃窗大受歡迎,展示了莫里斯和他的好友們對歷史的浪漫熱情,以及他們對中世紀彩色玻璃敘事主題和風格的特別興趣。其實,MMF設計公司的業(yè)務范圍極為豐富,包括了墻紙、地毯、壁畫、刺繡、彩繪玻璃、家具及各種日常用品,這些物品的設計風格正是紅屋風格的延續(xù)與發(fā)揮。而在1862年南昆辛頓博物館舉辦的第二屆國際博覽會上,莫里斯的公司通過彩繪玻璃與刺繡作品斬獲兩項金獎,立刻名聲大噪。

2

瓷磚面板,由瓊斯和莫里斯設計,露西·福克納(Lucy Faulkner) 繪制,Morris, Marshall, Faulkner & Co. 制造,1862 – 1865 年

也是在這一時期,英國壁紙市場蓬勃發(fā)展,大量生產的壁紙成為了一種比紡織品更便宜的替代品。莫里斯發(fā)現(xiàn)了壁紙的未來市場,并將其作為公司投入批量生產的首批產品之一,他為紅屋設計制作了第一張壁紙“棚架”(Trellis),圖案由紅薔薇、藤蔓、飛舞的小鳥和昆蟲構成,靈感來自于英國的花園和樹籬。緊接著的作品“雛菊”(Daisy,1864)展現(xiàn)了基于草地花卉的簡單設計,“水果”(Fruits,1865)則延續(xù)了這種非正式的自然主義。而這些壁紙,以及莫里斯后來設計的幾乎所有壁紙,都是由手工雕刻的木板印刷,使用天然的礦物燃料。為了制作出理想中的壁紙,他堅持從零開始理解生產過程,鉆研并復興了歷史上的印染工藝,這將成為莫里斯職業(yè)生涯中的一個標志。

2

圖左,植物紋樣壁紙,由威廉莫里斯設計,由杰弗里公司制造,1896

圖右,向日葵(Sun Flower)壁紙,由莫里斯設計,由 Jeffrey & Co. 制造和印刷,1879 年

2

圖左,花環(huán)(Wreath),墻紙,由 莫里斯設計,由 Jeffrey & Co. 制造,1876 年

圖右,粉紅色和玫瑰色(Pink and Rose)壁紙,由莫里斯設計,由Jeffrey & Co.制造,大約 1890 年

但MMF的壁紙產品并沒有在一開始就得到認可,在19世紀60年代,時尚品位普遍青睞的是超自然主義的“法式”壁紙,其外觀特點是以繁茂的花朵為中心,以不厭其煩的重復變化達到近乎幻覺的效果。而莫里斯的作品卻是頌揚在英國花園、田野和樹籬中隨處可見的簡單形式,這些設計源于他對自然的深入觀察,無論是以豐富多樣的自然主義風格表達,還是更為平和端莊的形式(如“太陽花”(Sunflower)和圣詹姆斯宮的天花板),每一種紋樣都以簡單的植物為基礎中心;而這種設計又總是微妙的,莫里斯在其1877年發(fā)表的《小藝術》(The Lesser Arts)一文中就呼吁設計師們“避免落入試圖讓墻紙看起來是手繪的陷阱”,也不要使用“假花假草”之類的元素,風格是自然形式的誠實感召,而不是語言文字的轉錄或某種花哨。直到查爾斯·伊斯特萊克(Charles Eastlake)通過《家居品味》(Hints on Household Taste,1868)一書激起了人們對室內設計的更廣泛參與,莫里斯的壁紙設計才在業(yè)界和公眾面前展現(xiàn)魅力。

2

果園(The Orchard)掛毯,由威廉·莫里斯和約翰·亨利迪爾設計,1890 年

莫里斯似乎天生具備呼朋喚友的領導者才能與企業(yè)家敏銳的嗅覺,很快他就帶領公司從設計走向生產,并且憑借自身廣泛的人脈關系聯(lián)合了很多當時技藝精湛的藝術家和手工藝匠人,與公司合作設計制作產品。這些設計以中世紀哥特風格為基礎,結合自然主義的浪漫手法,對細節(jié)的追求幾近完美,實現(xiàn)了全部采用純手工藝制作的同時價格合理,在市場上大受歡迎。其中莫里斯個人最典型的設計仍是壁紙、地毯與掛毯,大部分作品以花草藤蔓為元素,構建了一個個迷人的植物王國,為人們的家居生活帶來濃郁的自然氣息,而這些精美生動的紋樣都由他親自徒手繪制完成,具有濃郁的個人特色。

至19世紀70年代,莫里斯已真正掌握了壁紙的設計,在此期間,他創(chuàng)作了很多經(jīng)久不衰的作品,包括“飛燕草”(Larkspur,1872)、“茉莉”(Jasmine,1872)、“柳條”(Willow,1874)、“金盞花”(Marigold,1875)、“花環(huán)”(Wreath)和“菊花”(Chrysanthemum,1876—1877),這些紋樣都表現(xiàn)以豐富的卷葉、一定程度的三維感以及緊密交織的前景和背景,由于需要大量單獨的雕版印刷,成本也比早期的簡單設計更高。隨著越來越多家居手冊和設計書籍的推薦,莫里斯的壁紙開始逐漸出現(xiàn)在中產階級家庭的新建住宅中。

2

圖左,布勒斯伍德地毯,由莫里斯和約翰·亨利迪爾設計,1889 年

圖右,金銀花(Honeysuckle),裝飾織物,威廉·莫里斯設計,莫里斯公司制造,1876年

莫里斯本希望紅屋能一直作為公司的總部,但這種中世紀風格手工作坊的想法在實際運轉中還是遇到了種種限制,1865年,他賣掉了紅屋,全家搬回了倫敦。此后,兩個著名的裝飾委托幫助莫里斯和MMF公司的發(fā)展走上了新的臺階:一個是南肯辛頓博物館(后來的V&A博物館)的餐廳設計,另一個則是倫敦圣詹姆斯宮(St James’s Palace)的裝飾方案。為了重新裝修圣詹姆斯宮的房間,莫里斯特別設計了一款墻紙,其恰到好處的奢華圖案需要68塊單獨的雕版以兩種不同間隔重復出現(xiàn),每127厘米形成一個紋樣單元。這些委托既促進了MMF壁紙的商業(yè)成功,也為莫里斯樹立了聲譽:“莫里斯主義”在室內裝飾行業(yè)里被越來越多地提及,壁紙設計也不再是一門無名藝術。

2

水果壁紙(Fruit Wallpaper),由莫里斯設計,莫里斯公司 出品,1865–66 年

1875年,莫里斯將其他幾位好友的股份購入,正式成立“莫里斯設計公司”(Morris & Company),為自主生產取得了全部控制權。在接下來的十年中,莫里斯繼續(xù)以驚人的速度進行設計創(chuàng)作,他在公司的產品系列中增加了至少32種印花面料、23種機織面料和21種壁紙,以及更多的刺繡、地毯和掛毯設計。所有這些產品都在莫里斯于1877年在牛津街開設的一家商店里出售,整個店鋪被打造為一個時尚的空間,提供了一種新鮮的“全在一個屋檐下”的零售體驗。至19世紀80年代初,壁紙已不再是莫里斯關注的焦點,他憑借公司資本的積累收購了位于倫敦南部莫頓修道院磨坊(Merton Abbey Mills)的一家紡織廠,將公司所有的車間集中在一起,開始對紡織品生產進行更為密切的把控。

2

郁金香與柳枝(Tulip and Willow),家具面料,由莫里斯設計,莫里斯公司制造,1873 年

2

克雷(Cray),家具面料,莫里斯設計,1884 年

刺繡曾是MMF公司早期唯一的紡織產品,僅限于壁掛或窗簾在家庭內部作為小范圍的裝飾。從19世紀70年代中期,莫里斯和瓊斯開始為少量客戶提供在鑲板上的定制刺繡產品,部分富人可以選擇在墻上鋪掛帷幔而不是壁紙。1868年,公司復刻1830年代蘭開夏郡克拉克森生產的白底印花棉布進行了第一批印花織物實驗,依舊采用雕版而不是現(xiàn)代的滾筒法印染。在此基礎上,莫里斯開始嘗試紡織品設計,但對前兩件作品“茉莉花架”(Jasmine Trellis)與“郁金香和柳樹”(Tulip and Willow)中普魯士藍染料的效果并不滿意,1875年起,他與染色廠老板托馬斯·沃德爾(Thomas Wardle)合作,基于郁金香、鳶尾花、藍鈴草、金銀花、薔薇等花園植物設計了大量的印花織物。直到1881年莫頓修道院紡織廠的收購,使莫里斯不再需要依靠承包商生產材料,并且擁有了巨大的靛藍染缸空間,最終創(chuàng)造出一種“正確的”藍色染料。1883年,莫里斯采用更復雜的靛藍拔染印花方法,首次在藍色基底加印茜素紅和木犀草黃色,制作出公司最知名的作品之一,“草莓小偷”(Strawberry Thief),圖案的靈感來源于他在牛津凱爾姆斯科特莊園鄉(xiāng)村別墅的花園里遇到的偷水果的小鳥。靛藍拔染印花的清晰輪廓和色彩還原度讓莫里斯得以進行更復雜的設計,包括1884年其最后一件影響深遠的印花織物紋樣“克萊”(Cray)。

2

《瑪麗和瑪莎》,瓊斯設計的教堂彩色玻璃,莫里斯公司制造

在莫里斯自學的所有紡織技術中,掛毯、地毯的編織工藝是他職業(yè)生涯中最后也是最大的難題。他想做的不僅僅是傳統(tǒng)布料的梭織,而是對混合纖維布料的實驗性探索。莫里斯為此花了十年的時間,并取得了巨大的商業(yè)成功。從第一件作品“郁金香與薔薇”(Tulip and Rose,1876)到再現(xiàn)中世紀花緞佛蘭芒平絨毯的“格拉納達”(Granada,1884),這些使用羊毛、馬海毛、金線和絲綢制成的平提花織物,在壁掛窗簾市場中大受歡迎。其中“阿肯薩斯與藤蔓”(Acanthus and Vine,1879)這件作品甚至花費了516個小時來完成,莫里斯有意從商業(yè)工作表中擠出時間并記錄了這次創(chuàng)作,他每天黎明起床在臥室的織布機前工作,只為了重現(xiàn)小時候在埃平森林狩獵小屋里見到的那幅16世紀佛蘭德斯綠色掛毯。莫里斯還在19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設計并外包地毯的生產,其公司幫助普及的吉德明斯特(Kidderminster)平紋地毯廣泛用于走廊和次要房間的鋪裝;根據(jù)威爾特郡的傳統(tǒng)工藝設計生產的威爾頓地毯則由密集的羊毛簇制成,經(jīng)過切割后形成天鵝絨般的紋理,成為了莫里斯公司最受歡迎的地毯產品。

2

彩色玻璃板和彩繪玻璃,由羅塞蒂設計,MMF公司制造 

而家具、紡織品、壁紙和藝術品等室內設計只是這位維多利亞時代的全才傳奇人生中的一部分。實際上,早在19世紀60年代末,莫里斯就已經(jīng)成為那個時代首屈一指的詩人,至職業(yè)生涯的后期,他越來越多地將重心轉向寫作,將目光投向印刷出版行業(yè),以紙上事業(yè)描繪其浪漫主義簡單世界的愿景。1870年至1875年間,莫里斯開始鉆研書法,親自書寫并裝飾排版書稿20余部,包括他對《冰島圣斗士》(The Sagas of Icelanders)一書的翻譯。這是一部基于9世紀至11世紀冰島見聞軼事的散文隨筆,莫里斯對1871年和1873年的冰島之旅念念不忘,認為在冰島的民族和家庭中找到了英國工業(yè)社會簡單而不失尊嚴的替代品,這正是他一直在追求的“新工業(yè)世界丑惡的解藥”。他自學了書寫羅馬體和斜體字,制作鍍金字母,以及一些印刷實用知識。1885年,莫里斯成為社會主義聯(lián)盟官方刊物《共和國》(Commonweal)的編輯和出版商,積累了印刷管理的相關經(jīng)驗。

2

彩色玻璃板,由莫里斯設計,莫里斯公司制造,1872–1874 年

成立一家出版公司的念頭仍然縈繞不去,1888年,莫里斯終于在朋友埃默里·沃克(Emery Walker)的幫助下用投影技術解決了傳統(tǒng)印刷工藝中鋼制沖頭切割精度的局限性,使他能夠以正常比例完成復雜的字體設計,然后由熟練的工匠將其縮小,準確轉譯到鋼制沖頭上——這種簡單的解決方案意味著,莫里斯在書籍制作中集成設計的理想能夠付諸實踐,就像他在其他大量媒介上已經(jīng)實現(xiàn)的那樣。1891年,莫里斯正式成立自己的出版公司——凱爾姆斯科特出版社(the Kelmscott Press)。盡管在現(xiàn)代人眼中,凱爾姆斯科特的風格仍然非常繁密,但莫里斯一直致力于平衡他對中世紀視覺紋理的熱愛和文字的可讀性,他對頁邊空白的布局、插圖如何與文本相結合以及印刷使用的紙張都有非常清晰的想法,特別從肯特郡一家手工造紙廠購買了一種適合在手工印刷機上印刷的純亞麻原料紙張。莫里斯還格外專注于出版物的商業(yè)性,先前的經(jīng)驗讓他意識到,是利潤為他贏得了以想要的方式工作的自由,出版社與書商、收藏家和圖書管理員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大多數(shù)版本都采用提前訂閱模式,印刷量很小,這些明確的原則使凱爾姆斯科特出版社在英國書籍設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

圖左,《雷內國王的蜜月》,彩色和彩繪玻璃面板,由福特馬多克斯布朗設計,由MMF公司制造,1862

圖右,《基督的洗禮》,由伯恩·瓊斯(Edward Burne-Jones)設計,由MMF公司 制作,約1862年

凱爾姆斯科特出版社成立的六年內,共出版書籍66本,全部以中世紀手抄本的風格印刷和裝訂,由莫里斯親自設計定制字體、首字母、邊框、插圖裝飾框和印刷標志,同時開始依靠其他藝術家來設計插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莫里斯與老朋友伯恩·瓊斯合作的喬叟《坎特伯雷故事集》的插圖版,于1896年莫里斯去世前幾個月出版。童年時代在坎特伯雷大教堂里被一部部精美的手抄本所照亮的熱情,一直燃燒到了其生命的盡頭。

莫里斯和藝術與工藝運動:成為現(xiàn)代設計之父

2

圖左,韋伯設計的扶手椅,莫里斯公司制造,1883-1900年

圖右,羅塞蒂設計的扶手椅,1870-1890年制造

莫里斯幾乎傾其一生投入到工作中。他與朋友們建造的紅屋,設計的家具、壁紙、掛毯、花窗玻璃引發(fā)了那場影響深遠的“藝術與工藝運動”;他在牛津求學期間便開始寫詩,出版大量詩集和小說,晚年從事出版業(yè),還會親自為書籍設計紋樣;他同時還是一位鞠躬盡瘁的早期社會主義者,積極運動、演講,傳播馬克思的思想……

他所做一切的出發(fā)點,其實都是希望廣大人民能夠早日擺脫“勞動的詛咒”,希望世人能夠生活得輕松一點,而不用再像卓別林《摩登時代》中描述的那樣,當一顆大廠里的“螺絲釘”,沒日沒夜地重復著機械無聊的工作,用那樣的方式度過自己的一生。而這樣一個人,竟然自己就死于過度操勞。醫(yī)生如此解釋他的死因:“莫里斯一個人就做了超過十個人的工作!

2

由飛利普·韋伯設計,由威廉·莫里斯繪制的圣喬治櫥柜,由MMF制造,1861-62年

2

祭壇桌,由飛利普·韋伯設計,由 John Garrettand Son 制作,1897年

莫里斯生活的維多利亞時代,工業(yè)革命帶來機械化生產的同時,也讓更多的工人成為工廠里的“僵尸”,每日重復同樣的工作,生產千篇一律的商品。這樣絕望的工作,被戲謔為“勞動的詛咒”。彼時,英國工業(yè)革命已完成,流水線生產的家具、家飾產品,符合維多利亞時代正統(tǒng)的審美觀,在莫里斯眼中,卻是粗糙、制式,毫無美感可言的東西。因此,莫里斯以拉斯金的理念為基礎,和朋友們共同領導了一場“藝術與工藝運動”,抵制降低藝術標準的大規(guī)模生產,倡導手工藝的回歸。找回工人曾經(jīng)的快樂,為他們的生活賦予美,更重要的是“享受美的權利”。這場運動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英國、北歐和美國都掀起了巨浪。

“藝術與工藝運動”得名于1888年成立的藝術與手工藝展覽協(xié)會(Arts and Crafts Exhibition Society)?梢哉f,是紅屋為藝術與工藝運動拉開了帷幕。那時的莫里斯懷著巨大的熱情,甚至可以說是堂吉訶德般的“騎士精神”,研習紡織工藝、印刷工藝、手工藝,親手制作、生產它們,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流傳后世的作品。當他和朋友們共同成立世界上第一家綜合設計公司時,工業(yè)美術運動也在轟轟烈烈地進行著。在拉斯金的理論與莫里斯的實踐影響下,英國的藝術與工藝水準已經(jīng)有了長足進步,理念也日趨完善。莫里斯曾擔任主席的藝術與工藝展覽協(xié)會(Arts and Crafts Exhibition Society),還創(chuàng)立了專門介紹藝術與工藝運動的雜志《工作室》,讓英國公眾比較清晰理解到藝術與工藝思潮的核心理念,讓運動獲得更大發(fā)展,比方走出英國到世界各地,包括中歐、美國、甚至日本與澳大利亞。

2

莫里斯設計的拉什座椅扶手椅(SussexRush Seat Armchair)

關于手工工藝生產體系,在歐洲工業(yè)革命之前是以勞動力作為基礎,而其后的大工業(yè)生產方式則是以機器手段為基礎。手工藝時代的產品全都由工匠手工完成,他們以嫻熟的技藝完全包辦了設計,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個時代并不存在獨立意義上的設計師。工業(yè)革命以后,社會生產大分工,導致設計與制造相分離,由此設計開始獲得獨立的地位。

然而早期工業(yè)化生產在帶來效率的同時也存在著諸多弊端:缺乏明確的審美標準,產品粗制濫造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在于技術人員與雇主單方面專注于新技術新材料的使用,僅僅關注產品的生產流程、質量和利潤,對美學品位則不會深究。這直接導致19世紀上半葉,大量的復古風潮給歐洲的工業(yè)產品,甚至社會帶來了煩瑣庸俗的矯揉造作之風。那么該如何處理工業(yè)大批量生產與傳統(tǒng)的矛盾則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2

《喬叟作品集》(Works of Geoffrey Chaucer)的版畫,由愛德華·伯恩-瓊斯插圖,由莫里斯設計,由威廉·哈考特·胡珀雕刻,1896

英國藝術與工藝運動是人類工藝發(fā)展中,第一次面臨工業(yè)現(xiàn)代化的重要歷史。機械急速量產潮流帶給英國傳統(tǒng)工藝一個機會去思考發(fā)展的方向,有人主張擁抱機械,莫里斯則轉向中世紀以手工代替機器。對莫里斯而言,真正的藝術必須是為人們創(chuàng)造,并且為人們服務的;它必須對創(chuàng)造者和使用者來說都是一種樂趣。后來,莫里斯對美的追求延續(xù)到了出版當中,他希望拿到書的民眾,看到的是一本美麗的書。同時,莫里斯也從來沒有停止過他在家具、彩色玻璃、壁紙和掛毯上的創(chuàng)作,兢兢業(yè)業(yè)地把最好的手工藝品帶給英國人民,而不是少數(shù)富人。莫里斯的一生都堅持兩個基本原則:設計是為人民服務的,而不是為了少數(shù)人的享樂;設計必須是集體的活動,而不是個體勞作。這些原則在現(xiàn)代主義設計當中得到沿用,而莫里斯也無愧其“現(xiàn)代設計之父”的名號。

2

《金色傳說》(Golden Legend),木版畫,由 莫里斯和瓊斯設計,由威廉·哈考特·胡珀雕刻,KelmscottPress 印刷,1892 年

英國藝術與工藝運動的一個特點是,其主要人物中有很大一部分受過建筑學的專業(yè)訓練。這就帶來一種有助于形成集體信念共同的文化,即:“整體”室內設計的重要性:建筑、家具、墻壁裝飾被視作是與空間融為一體。因此,大多數(shù)藝術與工藝設計師的工作跨越了非常廣泛的學科。在一位設計師的職業(yè)生涯中,一個創(chuàng)作者可以將基于手工藝的原則應用于設計各種各樣的東西,如扶手椅或玻璃器皿。該運動對建筑也產生了重大影響,包括菲利普·韋伯、埃德溫·盧蒂恩(Edwin Lutyens)、查爾斯·沃西(Charles Voysey)和威廉·萊塔比(William Lethaby)在內的建筑師們,悄然改變了建筑中的家庭空間,在新興建筑復興了歷史傳統(tǒng)。

2

圖左,正式花園(The Formal GArden),墻紙,由 Walter Crane 設計,由 Jeffrey & Co. 制造

圖右,罌粟花裝飾織物,由 Lindsay Phillip Butterfield 為 Turnbull& Stockdale Ltd. 設計

莫里斯的理論與實踐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很大影響,藝術與工藝運動直接影響了接下來設計史的發(fā)展。在歐洲,藝術與工藝運動普及很廣,對高質量和簡單設計以及對原料使用的純正以為許多設計師如亨利·凡·德·維爾德(Henryvan  de Velde)帶來了靈感。對許多運動如新藝術運動、荷蘭風格派運動、維也納分離派和最終對包豪斯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藝術與工藝運動也被看作是現(xiàn)代主義的前奏。在美國,1890年代末一群在波士頓非常有影響的建筑師、設計師和教師決定將在英國通過莫里斯開始的設計改革引入美國。

2

水仙花裝飾織物,由 John Henry Dearle 設計,由莫里斯公司制造,大約1891年

英國藝術與工藝運動的影響持續(xù)到20世紀初期。美國藝術與工藝運動設計的宗旨和基本思想和英國藝術與工藝運動相似,但是他們也有他們自己的特色,具有了新大陸視野的美國藝術家也毫不猶豫地在其中添加了社會和自然的因素,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代表人物包括古斯塔夫·斯迪克里(Gustav Stickley)、弗蘭克·黎羅德·懷特(Frank Lloyd Wright)、查爾斯·格林和亨利·格林(Charlesand Henry Greene)兄弟等。

2

當代設計公司Selamat Designs 用莫里斯公司的印花重新設計的系列家具

莫里斯也有其先天的局限,一方面他是一位積極的社會主義者,主張社會平等和反對壓迫,另一方面他的設計又變得越來越復雜和昂貴,他所接受的設計委托多是豪華宮殿的室內裝修設計。但他首先提出了“美與技術結合”的原則,主張美術家從事設計,反對“純藝術”。另外,還強調設計應“師承自然”、忠實于材料和適應使用目的,并創(chuàng)造出了一些樸素而實用的作品,為全世界的設計革新運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作為手工藝運動的先驅,威廉·莫里斯掀起了反抗維多利亞時代英國制造業(yè)日益工業(yè)化的潮流,轉而重塑對手工藝制造者技能的尊重。莫里斯的觀點在今天仍能夠引發(fā)共鳴,他的設計也依然風靡世界,備受推崇。


聲明:站內網(wǎng)友所發(fā)表的所有內容及言論僅代表其本人,并不反映任何網(wǎng)站意見及觀點。

全部評論

暫無相關推薦